张涛周报20190318

本周周报交迟了,自我批评一次。 1. 雷达原理学习。终于学完了雷达原理,内容整体了解,下一步根据需要再细致学习。整体感觉:雷达并不神秘,无非是基础的信号处理。在其中加入新的信号处理理论一定大有可为。别人没做是因为这个领域很窄,而且门槛很高。目前我们获得了入场券,可以在其中一展手脚。 2. 大论文。本周看了张文清、李和合与白星的学位论文。白星的论文框架和写作目前已经没有大问题,仅需要从篇幅上做好把控即可。张文清的论文框架根据内容做了一次调整,预计调整后会更合理一些。李和合的论文框架整体还可以,但实验部分比较粗糙,仍需改进。 3. 小论文。和蒋培培针对论文修改意见做了分析,好在不难。白星的小论文做了几次调整,虽然最终编辑部出了乌龙,也算是一个磨炼。张亚娟小论文做了简单梳理,希望尽快出来一个结果。王佳琦小论文提了一些想法。 4. 招新。今年的招新变化很大,目前一切难定,仍需等待。 5. 审稿。为计算机学报审稿一篇。论文本身不咋地,但其给我们的信息很好。多维时间序列分析,这是个和我们目前索道、摇荡等都密切相关的领域,可以再深入学习一下。 6. 专利。和张亚娟碰了一次专利文稿,亚娟的文稿写的很好,提出表扬。 7. FPGA。和甲方做了几次沟通,目前情况看联试遥遥无期,大家仍需等待。 8. 河北基金结题报告。亚娟在做准备,刚刚看了一版,很不错了。 ...
Read More

张涛周报20190308

明天要出差,所以先把周报写了吧。 1. 学习雷达原理。本周的主要工作就是学习雷达原理。一开始自学《雷达信号处理基础》一书,进展不大。后来发现了西电的《雷达原理》公开课,终于上路了。 看雷达,有点融会贯通的感觉。多普勒的频率分析说到底还是信号与系统中的信号分析内容,其实现方式为高频电子线路,很多思想和FPGA设计又一样。所以,看得我还真有点上瘾。再加上后期计划要在雷达上加入AI,完全就是把我的前期基础做了一次融合。我发现,我有点喜欢这个方向了。 2. 雷达处理方案。根据需求做了一些雷达改进方案,内容用到了高频电子线路、数据分析、图像处理、字典学习……,哈哈,总之成就感很好。 3. 特征选择。和外语学院做了一次关于特征选择的交流,别人是否有收获我不清楚,我自己还是收获很多。做了这么多年人工智能,第一次完整的分析了一下特征选择的进化思路,也是豁然开朗了一下。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对属性拓扑又有了新想法。但目前精力有限,不去折腾也罢。 4. 大论文。本周只有白星给我看了两遍大论文,虽然仍不理想,但有改进。其他同学需要抓紧时间了。可以预见的是,我往后时间越来越紧张,不一定能及时给你们看。不要耽误了毕业大计。 5. 小论文。在组会上以明贤的小论文为例讨论了小论文该怎么写以及该怎么思考问题。明贤只是刚好作为目标被分析了,但内容对每一个人都有借鉴,希望大家能够学习到。 ...
Read More

张涛201903003

开学第一周,各种教学事务繁杂。抽空做了以下几件事: 1. 课题组任务规划:为每个同学规划了长期任务和短期任务,并做了思维导图描述了近期任务规划与分配。从当前文件下载情况看,大家应该都看过了。有问题或疑问可以和我交流沟通。 2. 实习:联系了雷通公司的实习岗位,蒋培培入选,下周开始要上班。这次的实习与以往不同,我们可能会和雷通公司进行深度合作。具体方式和内容还有待探索。 3. 考察:到北京中科奇正科技公司做了一次业务考察。发现中小企业生存真难,待有时间和大家讲讲我的感受吧,很多东西可能不和谐。 4. 审稿:终于完成了JMLC的审稿,下次这种活少干点。 ...
Read More

张涛周报20190225

进入工作状态的第一周,事情如下: 1. 请教。和赵老师关于科研方法做了一次请教,受益颇多。赵老师强调要感动自己,要从多角度论证方法的可行性。这些恰恰是我们最缺少的。我们习惯于拿起来就做,不去考虑别人是如何做的,别人的优缺点如何为我们所借鉴。“三人行,必有我师”、“见贤思齐,见不贤自省”,这些我们做的还很不够。方法就是多读论文,多思考。 2. 交流。和雷通公司的总工做了一次交流,学习到了一些东西。下一步准备派人去那里看看,探索学以致用。 3. 审稿。为JMLC审稿一篇,看完了,还没写审稿意见。总体感觉不好,因为引言中提出的问题并未能明确解决。这个教训值得我们同学们借鉴。 4. 大论文。看了白星和李和合的大论文,也做了沟通。希望其他同学也能有所借鉴。 5. 沟通。和组内很多同学做了简单沟通,明确了一下目前的任务。还有没沟通的同学及时来找我吧。 6. 复试。今年研究生复试大形势在变化,小趋势也在变化,各种不确定因素增多,不知是吉是凶。目前有好几位和我联系的同学我都比较看好,只是不清楚是否能完成调剂。 7. 申报。申报了一项河北省的小课题,目前已经通过学院评审。下一步要到学校去PK。虽然金额很少,但希望能为我们近年来不理想的课题申报带来一些转机。 ...
Read More

张涛周报20190217

本周工作内容如下: 1. GAN修改说明。与蒋培培一起对GAN修改说明进行了斟酌,并完成的修改版的投稿。 2. 特征选择PPT。于老师要求去聊一聊特征选择已经半年了,本周又重新做了PPT。感觉这次的逻辑要好多了。 3. 看了一些关于动态规划的内容。 ...
Read More

张涛周报20190129

本以为上周无事不再写周报,但发现还是应该记录一些东西。 1. FPGA调试。终于告一段落,约定年后再测。整个调试过程开始还算顺利,后期各种问题。仔细分析很多问题我们可以避免,仍然是自测不足所导致的。其责任在我,我对自测没有严格跟进,也没有制定严苛的测试方案。年后需要加强测试。 2. 增量式论文。为了赶上李和合毕业再次仓促投出,希望能有一个好结果吧。 3. 1553论文。同样道理,为了赶上白星毕业而投出,希望能有好结果。 4. 衰减论文。已经通知修改,问题不大,主要在于减少篇幅。已经由刘梦奇去处理。 5. 审稿。正在审一篇2DCNN的论文,不知道这些内容能否用于我们的帕金森。开学后再讨论吧。 6. 合作。与一家初创公司聊天,计划在年后开展一些合作。对方是技术人员出身,且目前有技术储备,我们需要帮助他们消化现有内容,然后再考虑开发。而且他们下一步要做的是医疗市场。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跟进。 ...
Read More

张涛周报20190118

明天出门,为期一周。今天提前交周报,下周停更一次。 1)FPGA:刘川仍在前方调试,我只是做一下配合。 2)交流:和优易数据的两位高管就帕金森做了一次交流,他们对我们的研究很感兴趣,但下一步如何合作还需要有结合点。 3)审稿:计算机科学审稿一篇。论文整体结构不错,但理论错了。 4)写论文:本周的主要工作再此。周一开了一个简单会议讲解如何写论文。然后和蒋培培、白星、李和合等各种讨论论文写法。 5)索道:约定3月份再到现场测试。 ...
Read More

张涛周报20190113

本学期最后一周,教学上各种杂事略过不谈,说说科研上的事。 1)FPGA:联试正式开始,每天都在和前方沟通进展。好在前线的兄弟们比较给力,传回的都是好消息(其间发现了一处设计上的问题,不过暂时可以不做处理)。而且如果乐观的话,下周有望提前完成任务。 2) 开题总结。和二年级参加开题的三位同学沟通了一下开题的情况,整体看还是起到了开题的作用。各位评委老师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建议,我们要放平心态去对待。 3) 论文。 1) 增量式:和李和合、刘梦奇、荣美一起分析了被毙的原因,在这个看脸的时代,论文的颜值是决定生死的第一步。希望她们能把我的意思和大家说一说,她们说比我说更有效果。 2) 帕金森:蒋培培完成了校对稿的整理,有望于2月份发表出来。和张亚娟沟通了数据集部分的写法。 3) 白星:讨论了三版大论文提纲,结构问题应该不大了。但小论文仍有欠缺,问题和增量式的论文一样,出在颜值和态度上。从论文的字里行间给读者的感觉是一种穷于应付的态度,这种稿件审稿人恐怕很难不做枪毙处理。 4) 摇荡:和王明贤与郑晓晴一起讨论了摇荡小论文可能存在的亮点以及写法,希望下周再整理一次,得出一个可行的方案。 ...
Read More

张涛周报20190106

2019年第一周,各种杂事繁多,进展相对较少。 1. FPGA。经过各种沟通,终于开始了新一轮的联试,但愿也是最后一轮。刘川已经出发,希望顺利吧。 2. 遗传算法学习。遗传算法早就看过,只知道大概,这周拿出了一些时间自己算了一遍,希望不要太快忘掉。 3. 开题。为二年级的各位看了PPT,整体感觉还是不错的。 4. 提纲。和大家最近的交流中发现大家对于论文的提纲掌握不好,写了两个提纲。还没有写完,下周继续。 5. 评审意见思考。增量式的论文被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吧。评审意见也得也算公正,还要继续努力。 ...
Read More

张涛周报20181230

2018年最后一次周报。 1)FPGA。下一个合同的燕大部分手续办理完成,邮寄至对方,等待进一步的信息。 2)摇荡。与20所进行了沟通,他们对摇荡内容感兴趣,可能在后两周会有一次联系。 3)JMLC审稿。最终决定毙掉它。原因有二:1. 数据采集部分有较大问题,比如:a)3.3V直流电源供电的情况下居然要做50Hz的陷波,毫无道理;b)样本男女比例、年龄分布不合理;3)滤波器参数不合理。2. 作为cnn的延伸研究,对比实验中居然没有cnn,实验方案有问题。这两个问题不知道我们的论文中是否注意到了呢?是否能避免呢? 4) 帕金森论文。和文清、亚娟讨论一次,还需要调整。另外要注意细节,比如我上面提到的别人的错误。 5)GAN论文。高技术通讯做了最后确认,应该可以出版了。 6)河北基金结题报告。只看了数据采集部分,问题还是不少。需要再梳理一下。 7)开题报告。和二年级的四个同学说了一下开题注意事项,其实也是最终大论文的注意事项。hog问题也可能会有一个解释,等待蒋培培最终的实验结果来分析。 8)年会。整理来看三年级的更趋成熟,二年级的正在成长,一年级的逐渐进入状态。希望来年会更好。 2018即将过去,有收获,有遗憾。但最值得骄傲的是看到团队的每一个人在成长,不负时光!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