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26王明贤周报

1根据老师反馈的信息与意见,做了技术方案(尚且存在问题),重新查了惯性测量元件及安装位置,认为可以购买一个或多个(以备不时之需),安装在稳定平台上面。 2未能查到“东融通”,还有wsc-6查找结果是一种复合菌。 3查阅相关论文,关于模型评估不单一,我们可以把NRMSE(标准均方根误差)、RMSE等都加入模型。 4根据上周组反馈的问题,看了反向传播,链式求导法则,RNN中梯度消失,反思LSTM通过门机制就能够解决梯度消失。 5看了一篇论文,线时间序列预测与离线时间序列预测,目前大多数都是离线,实际应用作用不大,反思我们模型也是同样离线预测,这也是我读完后的感觉,也是比较担心的问题需和老师沟通。 ...
Read More

刘川周报20181126

1.2G项目完成自己部分,并对其他人的部分进行了整合,进行实际测试,暂时没有发现问题。 对1.2g项目的结题资料做了一些整理。 5G项目按已知需求重新完成上行部分,并通过了仿真。目前来看进行的还算顺利,感觉这一套东西基本掌握,对程序中时序的理解与把控也加深了不少,仿真对于程序的修改也越来越少,愈加趋于验证。 ...
Read More

张涛周报20181125

本周各种铺垫性工作较多,具体包括: 1. 个人资料整理。上个月从重庆回来就想做这件事,但居然拖延症发作,这周才开始整理。整个整理过程持续了3天,对课题组研究方向、专利、论文等所有内容进行了梳理,也算是为今后做一个铺垫。从整理的过程看,明显我们这些年开始注重专利的申报,而忽略了论文的写作。好在我们也及时的发现了这个问题,现在已经将论文的事拿上了日程。 另外,哪位同学有兴趣可以统计一下现在材料中,除了我之外各位同学的成果里列表?看看曾经在我们团队中的同学们是否都留下过痕迹呢? 2. FPGA项目谈判。上周的石家庄之行未能定下来下一个FPGA项目的具体价格和需求,本周价格基本明确,需求大体确定。而且刘川也把上一个项目的结题资料整理好,看看能否尽快结题,也能给参与者一些经济回报。 3. 摇荡项目。和明贤与晓晴讨论了一次技术方案,周五明贤发来了第一版。整理上看理解了,细节还有些不到位,可能仍然是写作经验不足。周一见面再详细讨论。 4. 帕金森。文清和我沟通了帕金森语音特征spss的统计结果,我武断的认为这个结果没有价值。但今天想想并非如此。统计结果不好恰恰说明了我们工作的意义,而且说明了帕金森病语音诊断的复杂性。从这个角度看,至少是一个验证性的实验。看来我想问题有时候还是不够深入,而且单方向思维比较严重。各位同学今后要注意我的这个问题,下次再发生类似问题你们要批评我一下,免得让我们的工作被自己漏掉。 5. 本周和荣美与张亚娟做了相对深入的沟通,让我对他们的课题定位有了相对准确的想法。孙浩和郑晓晴什么时候也找我聊聊呢? 6.李勇明老师沟通。和李勇明老师做了一次简单的网络沟通,他看过我们的材料后建议我们把属性拓扑和深度学习融合起来做,原话是:“你的这个属性拓扑能否与深度学习相结合,构建一个知识驱动与数据驱动相结合的双驱动特征学习(或双驱动机器学习)方法?”这个和我们在项目申请中提出的“概念-数据双驱动”异曲同工。而且我们约定有机会深入讨论一次这方面内容。 7. 河北基金开始申报,这几天一直在考虑这次申报如何定位。这可能是我们最近能拿到经费的最后一次机会。 8. 无人车定位。与几个课题组接触,学习了一些关于无人车定位的问题,正在论证可行性,看看下一步能否为课题组开辟新的方向。 ...
Read More

2018.11.20孙浩周报

1,上周给代找了一些网络方面得论文,自己闲着也看了几篇,在看一篇在地震方面的论文时,突然想到了,机械为啥是机械,信息为啥是信息这句话了,真正牛人不仅仅止步自己所学,这也激励自己能多学些东西。 2,周六下午是荣美汇报,概念是听的懂,但老师问的问题是真的耳熟,但是回答不上来,像老师说的,学东西不能只是去学了,不能在以后结合使用它,这只是在表面。 3。周日被迫,去上MBA 课程,发现,真的啥也不容易,想要干老板,真的啥也要会😂,现在社会真的没有土暴发户这一说了。 4,今天上午师姐说要快年底总结了,时间真快,但回过来想,这半年干什么了,收获什么了,有哪些不足,自己半年前对自己的预期是什么,,,,,越想后背越发凉😭, ...
Read More

20181120张亚娟周报

1.上周把自己周报讲的ppt又重新看了一遍,借了语音信号处理的书,把基本概念理解了理解。有些懂,有些不懂,昨天拿着ppt去找了老师,事实证明就是如此。 2.从梦奇师姐那里找到了杨爽师姐和张猛师兄之前的软件著作权的相关资料,自己感觉就是用一段程序,显示一个可以操作的界面,界面要有一些小功能。而这段小程序要解决一件具体的事情。也不知道理解的对不对,还希望老师指导指导。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