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4周报—荣美

本来计划这周把书看完,但周末研会组织的“信研杯”篮球赛,都得让我们当观众去,周末奏没咋学习,还差文件和异常、测试函数两部分。做到导入类的练习题时明显感觉到吃力了,速度也就慢了下来,在努力弄懂,等看完之后会试着自己动手。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要用的ppt。 ...
Read More

2018.10.14周报蒋培培

1.这一周主要把论文的格式给改了一下。把所有图几乎又重新画了一遍。以前的图稿忘了保存。(同志们,以后的稿件什么的记得留底稿)。再者改论文里面的常量变量,这是我之前没有注意到的地方(对于咱们课题组自己发明的符号,注意统一,建议大家稍微看一下,有助于以后写论文)。 2.hog这一块,每次看每次的理解都不一样,三维线性差值这一块儿还没看大明白 3.统计学习方法看了四分之一,刚开始看有点吃力,感觉数学好难啊,后来看进去了,特别是看到之前见过的东西,就感觉好多了,在慢慢的理解。 ...
Read More

张涛周报20181013

本周工作如下: 1. FCA综述论文写作。经过了国庆节长假期间论文的阅读和这周的写作,加上刘梦奇的辅助,已经将概念格的应用部分综述写作完毕并发送给李金海。在查找这部分资料的过程中,有如下感受: 1) FCA目前的大方向是对的,从应用角度看已经从单纯的概念计算、属性约简向知识表示、知识发现、逻辑推理等方向偏移,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概念格的“图”特性。因此FCA目前正在快速向主流且前沿的人工智能领域靠拢。又由于FCA中独有的概念结构,其很可能会在今后形成一股力量。目前缺乏的是一个有优势的特色应用。 2) 之所以目前FCA还处于理论研究为主,其原因在于:第一,这个领域的人员大多为数学出身,他们并不关心其应用。第二,理论好发论文,没人关心如何使用。第三,缺少一个可以跨工程领域的领头人来跨越鸿沟。 3) 这个圈子还是有点浮躁的。查到很多人存在近似稿件问题,一篇论文几乎不修改就再发一遍,或者中文英文各发一遍,或者改一下数据再发一遍。不知道这样做对于领域是好事还是坏事。 4) 论文档次两级分化严重。中文的论文基本上以普通核心期刊为主,甚至包括很多不入流的期刊,而英文又不乏SCI期刊。甚至那些中英文各发一遍的论文也存在这种情况。是不是说明这个领域发SCI比发中文核心要简单呢? FPGA启动。启动了FPGA的新项目预研,整理了一楼的临时项目部,刘川准备入驻新地点了。 参加中国计算机应用大会。目前会议仍在进行,但从今天上午的报告中,“人在回路”(即人机共融)和知识推理正在成为人工智能的主流。我们再次站在了领域的前沿。如何保持住前沿并作出成果仍是我们的问题。待回去后整理这次会议的内容再补充详细信息。 ...
Read More